
卷帙众多岐黄由,
汉张唐孙清叶留。
千磨万砺几年龄,
取法慈航苦行修。
最早的中医杂志——《吴医汇讲》
《吴医汇讲》,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期刊,其作者是清代名医唐笠山。唐笠山,江苏苏州人,生年不详,卒于嘉庆辛酉(1801)年,以编辑《吴医汇讲》而著名于医林。
创刊配景
十八世纪末,苏州雕版手工业郁勃,名医云集,并且大兴讲学之风。其时许多名医,以医会友,聚于一堂,知无不言,析疑赏奇。唐氏从中颇受启发,于是亲自联络医林名医能手,普遍征集医门佳作,自出机杼,勇于立异,开办了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,它的稿件是其时江南一带的名医所供应的,故名《吴医汇讲》。
《吴医汇讲》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(公元1792年),?谇寮吻炝(公元1801年),前后历时10年,共刊出11卷,每卷均合订为一本,是类似年刊性子的中医杂志。其时虽不叫“杂志”,但从出书形式和组稿历程与后世的杂志编刊完全相符。
作品特色
1.审稿认真,字斟句酌:唐氏编辑杂志十分严肃认真,选稿也很是严谨,有些稿件都由其亲自修改。同时,唐氏对刻印、?敝罨方诙技渖笊飨昃,全力以赴。
2.广征博采,内容富厚:《吴医汇讲》的卷首刊有凡例,即是现代杂志上的稿约和广告。杂志栏目不但有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,尚有经典著作的注解剖析、学术理论的争鸣探讨、临诊随笔、历代医家叙述、方剂研究、药物真伪判断、医话歌诀、医德教育、念书要领以及书评等,对其时江南一带中医学术履历交流起到了较大的增进作用。
3.采辑文稿,文体不拘:唐氏对文章文体,不强求一律,并主张只要内容充分,新而标异,言中有实,且能达意,均要采撷。
4.以医论稿,论质取舍:唐氏在编稿历程中很是重视文稿学术质量,文章排列不以作者年资、职位分前后,而是文稿“随到随镌”。他甚至把自己的文稿置于隶属补样的职位,其精神实为难能难堪。
5.差别看法,兼收并蓄:唐氏主张差别学派可以自由争论,阻挡门户之见。差别学术看法,只要言之有理,均予以接纳刊出。
6.编辑要领,新颖奇异:唐氏颇懂编辑技巧,每卷中往往安排一两篇份量较重的文章,对接纳的文稿均坚持原作要旨,并在文前线出作者简历,使读者印象较深刻,并且便于相互联系,这在其时来说是十分新颖奇异的,起到了一定的医学史作用。
祝好朋侪福如东海滔滔至,财似春潮滔滔来!
卷帙众多岐黄由,
汉张唐孙清叶留。
千磨万砺几年龄,
取法慈航苦行修。
最早的中医杂志——《吴医汇讲》
《吴医汇讲》,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期刊,其作者是清代名医唐笠山。唐笠山,江苏苏州人,生年不详,卒于嘉庆辛酉(1801)年,以编辑《吴医汇讲》而著名于医林。
创刊配景
十八世纪末,苏州雕版手工业郁勃,名医云集,并且大兴讲学之风。其时许多名医,以医会友,聚于一堂,知无不言,析疑赏奇。唐氏从中颇受启发,于是亲自联络医林名医能手,普遍征集医门佳作,自出机杼,勇于立异,开办了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,它的稿件是其时江南一带的名医所供应的,故名《吴医汇讲》。
《吴医汇讲》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(公元1792年),?谇寮吻炝(公元1801年),前后历时10年,共刊出11卷,每卷均合订为一本,是类似年刊性子的中医杂志。其时虽不叫“杂志”,但从出书形式和组稿历程与后世的杂志编刊完全相符。
作品特色
1.审稿认真,字斟句酌:唐氏编辑杂志十分严肃认真,选稿也很是严谨,有些稿件都由其亲自修改。同时,唐氏对刻印、?敝罨方诙技渖笊飨昃,全力以赴。
2.广征博采,内容富厚:《吴医汇讲》的卷首刊有凡例,即是现代杂志上的稿约和广告。杂志栏目不但有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,尚有经典著作的注解剖析、学术理论的争鸣探讨、临诊随笔、历代医家叙述、方剂研究、药物真伪判断、医话歌诀、医德教育、念书要领以及书评等,对其时江南一带中医学术履历交流起到了较大的增进作用。
3.采辑文稿,文体不拘:唐氏对文章文体,不强求一律,并主张只要内容充分,新而标异,言中有实,且能达意,均要采撷。
4.以医论稿,论质取舍:唐氏在编稿历程中很是重视文稿学术质量,文章排列不以作者年资、职位分前后,而是文稿“随到随镌”。他甚至把自己的文稿置于隶属补样的职位,其精神实为难能难堪。
5.差别看法,兼收并蓄:唐氏主张差别学派可以自由争论,阻挡门户之见。差别学术看法,只要言之有理,均予以接纳刊出。
6.编辑要领,新颖奇异:唐氏颇懂编辑技巧,每卷中往往安排一两篇份量较重的文章,对接纳的文稿均坚持原作要旨,并在文前线出作者简历,使读者印象较深刻,并且便于相互联系,这在其时来说是十分新颖奇异的,起到了一定的医学史作用。
祝好朋侪福如东海滔滔至,财似春潮滔滔来!